首页 > 新闻动态

leyu体育入口:猪王肉王已成对手

发布日期:2025-10-30 16:59:50  来源:leyu体育入口

leyu乐鱼:

  电视剧《亮剑》中,楚云飞有句经典台词:“五万多人三天就垮了,就是五万多头猪,三天也抓不完。”

  其实,“五万头猪”这个看起来不小的规模,还不够如今中国企业一天的屠宰量。

  根据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,该公司上半年共计屠宰生猪1141.48万头,同比增长110.87%。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,该公司上半年每天的屠宰量就高达6.3万头。

  而根据双汇发展年报,其去年一整年的屠宰量也不过1028万头。这个曾经的“屠宰一哥”,已被牧原彻底夺去了行业宝座。

  两家同样发源于河南的企业,一位曾是中国的“猪王”,一位曾是中国的“肉王”,甚至曾有希望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。

  如今肉市场开始萎靡,两家的经营压力都在增加。“猪王”开始操刀卖肉,“肉王”也开始圈地养猪,双方狭路相逢。在郑州东站广场,牧原和双汇的大厦隔街相望,两位“河南老乡”的竞争从未如此直白。

  1984年,44岁的万隆接过漯河肉联厂的指挥棒时,这个双汇的前身企业正深陷困境:账上挂着500万元亏损,仓库里堆积着200吨滞销冻肉,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。

  万隆毫不犹豫地烧起了“三把火”:砍掉一半中层干部,彻底打破“大锅饭”;在全国率先做猪肉出口,硬是啃下了苏联和中东的冷门订单;再贷款1600万元引进火腿肠生产线年,双汇成功推出第一根“双汇”牌火腿肠。一段传奇之路就此起步。

  2000年,双汇年收入突破30亿元,秦英林的牧原也注册成立。这两家同样扎根河南的企业,一个专注养殖,一个深耕肉品加工,在各自的轨道上飞速成长,最终分别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和中国肉制品行业的领导者。

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,自2021年起,按生猪产能及出栏量计量,牧原是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,生猪出栏量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一。

  而双汇集团则是在全国18个省(市)布局了30多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,形成了年加工肉制品200多万吨、单班年屠宰生猪2500多万头的生产产能。其在冷鲜肉和肉制品市场的份额持续位居国内第一。

  从产业链角度看,养殖和屠宰加工本应是天然的合作伙伴。两家也曾无限接近于“强强联合”。

  2022年1月1日,牧原股份与双汇发展在河南省漯河市签署了《双汇牧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。根据牧原发布的公告,双方将“以生猪购销为依托,通过完善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打通供应链,提升产品质量、效益和市场竞争力,实现共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”

  战略协议签署之前的2019年、2020年及2021年1—9月期间,双汇发展向牧原股份的直接采购金额分别仅为0.21亿元、3.8亿元和2.9亿元,占当期生猪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微乎其微,分别为0.07%、1.31%和1.4%。

  牧原股份的财报则显示,2019—2021年,其最大客户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9.70亿元、34.42亿元、15.41亿元,远非双汇所能比拟。

  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之后,双方就没有再披露过合作金额,显然落地效果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“美好”。

  是“猪王”更赚钱,还是“肉王”更能盈利?从牧原和双汇长期的毛利率中,或许我们大家可以将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明确出来。

  当时高昂的猪肉原料成本被传导到下游,严重挤压着双汇这些屠宰企业的利润空间。包括双汇发展在内的七个申万肉制品企业的净利润总和,尚不足牧原股份的三分之一。

  早在2002年,双汇就有了发展生猪养殖的计划。2009年年报中,双汇发展明白准确地提出要“建立完善的大农业产业链”,并对漯河双汇牧业有限公司增资总金额7000万元,用于建设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的商品猪养殖场。

  尤其是在2011年“瘦肉精”事件之后,双汇更看重自主可控猪源的建设。万隆在当时就公开表示,“屠宰厂建到哪里,配套的养殖场就跟到哪里”。

  2019年8月,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,提出要完善活畜禽长途调运监管措施,鼓励畜禽产品冷链运输、冷鲜上市,运输生猪等活畜禽的车辆不再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“绿色通道”政策。

  于是,2019年成为牧原布局屠宰业务的关键一年。这一年,牧原股份宣布在河南省正阳县投资建设200万头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,并在一年内设立了牧原肉食、正阳肉食和商水肉食,向生猪屠宰板块延伸。

  自正式布局以来,牧原的屠宰业务进展神速。到2023年6月末,牧原已在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东北等生猪养殖产能集中地区成立了25家屠宰子公司,已投产10家屠宰厂,投产屠宰产能达到2900万头/年。

  同出河南的猪王与肉王,逐渐从没有交集的上下游关系,走向了业务雷同的竞争关系。这并非仅仅源于企业自身的扩张冲动,或者企业家的野心驱使。甚至可以说,两家企业时至今日才真正展示出清晰的竞争关系,已经是双方竭力克制扩张欲望之后的结果了。

  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2年以来,年底头数就开始缓慢下降。2025年6月底,全国生猪存栏42,447万头,较上年末减少296万头,下降 0.69%。其中,能繁母猪存栏4,043万头,较上年末减少35万头,下降0.86%。

  《中国农业展望报告(2024—2033)》显示,预计到2033年,猪肉产量将降至5386万吨,年均减少0.3%。猪肉消费量将下降至5479万吨,年均减少0.5%。

  双汇方面表示,公司目前100万头生猪的产能主要是为下游屠宰业和肉制品业做配套,增强产业链协同优势。牧原股份也表示,公司屠宰肉食板块所有屠宰生猪均来源于自有养殖场。

  其言外之意就是:我们的扩展都是为了自用,不对外销售。但即便是真如企业所说的完全自用,同样也是增加了市场供给,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的局面必然会形成。双方的短兵相接已是必然。

  从目前的优劣势来看,牧原在屠宰量上已实现反超。但由于销售经营渠道的弱项,其屠宰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。今年半年报中,牧原股份也提出“公司积极拓展屠宰肉食业务销售渠道,持续构建全国猪肉销售网络,优化客户结构与产品结构。”

  值得关注的是,牧原股份屠宰业务头均亏损已经从2023年的70元降至2024年的50元,且在2024年12月实现了单月盈利。但总的来看,这个板块离盈利还有一段距离。

  未来能否让屠宰业务实现稳定盈利,并补上肉制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的短板,是牧原扩张的关键目标。

  具有象征意义的是,不久前双汇发展刚刚将郑州总部搬至郑州东站广场核心区域,与牧原大厦隔街相望,两位对手的大楼悄然矗立,仿佛在默默注视着彼此的一举一动。

,乐鱼体育登录入口